岡山房子,岡山房子買賣,高雄岡山房子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岡山房子,高雄岡山房子,岡山房子買賣.買一間有電梯的便宜中古房二手房(透天/別墅/公寓/農舍/大樓/華廈/套房/店面),岡山房子樂屋買賣.有雙車位的中古房子出售,查詢岡山房子價格實價登錄行情房價,岡山買房子,岡山2房3房推薦,請指定高雄591房子樂屋網好房站-WWW.岡山房屋土地買賣.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13最後頁
共16343筆/共1635頁
房市冷清?北台灣前三季推案量年減3成 「這2縣市」直接腰斬2025/10/18發佈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前三季住宅類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7969.4億元,年減3860.8億元,減幅32.6%,與去年前三季就已破兆元的順風順水情勢大相逕庭。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今年房市買氣大受央行政策、貸款限制影響,單周交易掛蛋與來客量個位數都為常態,建商自然無意進場,新案能延就延,而9月初的新青安豁免房貸天條水位,與換屋族切結期延長兩利多亦無濟於事,第三季僅推出約1800億元案量,亦反映928檔期狀態堪憂。



各縣市表現上,北台灣熱區北北桃竹一致走衰,新竹地區與台北市大減超過五成,新竹地區在去年前三季有1293.2億元的推案量,今年只有約607.5億元,僅上半年在東區富宇建設一案30多億元案量就為指標,前三季中只有兩案來到20多億元,其餘多為小案,與去年還有新竹帝寶系列案推上百億元,以及春福、富宇、昌益等建商的60-90億元大案,相較兩樣情相當嚴峻。



台北市去年前三季推案為3197.5億元,今年腰斬落至1505.1億元,不比去年有文山區的元利建設600億元量體新案大幅拉抬,還有新潤、潤隆、中工建設等數個破百億元大案,今年僅南港區、萬華區兩案來到百億元,大部分未及50億元,首都的高房價特性,冷清市況下讓建商態度保守。



桃園市與新北市則為兩成左右的減幅,桃園市今年前三季共計推出2381.9億元案量,去年為3004.7億元,去年在大園區與龜山區共有三案均破百億元量體,今年氣勢全消,以龜山區長虹建設的80億元新案就為指標,其他案多數在50億元以下,當前投資氛圍消散,北台灣投資客大本營地帶勢必冷處理。



新北市去年前三季推出3916.9億元,今年為3170.2億元,今年倒不乏百億元案,包括林口區、三重區、新店區、新莊區、板橋區都見身影,應也在於房價高、重劃區案量大,又早已規劃而不得不推,惟推案個數少了逾一成五,全台住宅量體一哥仍然謹慎。



外圍縣市方面,基隆市大幅減少70%,今年前三季僅推69.8億元,而去年能有232.7億元的推案量主因暖暖區愛山林建設的百億元大案強力拉抬,如今回歸基本盤則顯落差。宜蘭地區在一片低氣壓中逆勢成長26.8%,推案量為234.9億元,計有五案能破十億元已為指標,餘多小規模案,又以內需為主下,推案腳步可按照規畫時程,不比一線城市顧慮較多。



陳炳辰指出,以此態勢,第四季得推破兩千億元案量才能破兆元,按照今年單月平均推案在600多億元推估,可能還是與兆元擦身而過,而最近一次未破兆元紀錄為2017年,很大機率將為八年來新低,蛇年畫下不完美句點,靜待來年轉機。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預售屋寒流籠罩 8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僅剩2,500餘件2025/10/18發佈

預售屋市場持續探底,根據實價登錄統計,8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僅剩下2,500餘件,創下2021年7月預售屋即時揭露以來的新低量,今年以來單月交易量均不及5,000件,近二個月單月更不及3,000件,房市領頭羊的預售市場出現熄火,政策抑制下房市買氣回歸理性保守。



實價登錄統計顯示,去年房市景氣熱絡的5、6月間,預售屋單月交易量可達1.6萬件,隨著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市場信心轉趨保守,預售屋交易量快速降溫,去年9月跌破1萬件,今年前八個月僅有1月及3月單月超過4,000件,今年平均單月僅3,565件,僅是景氣熱絡時期的不到三成,預售市場動能幾乎全面陷入死寂。



以9月各都交易量來看,僅新北市還有500餘件、桃園逾400件、台中近400件,其餘各都都在250件以下,對比於桃園、台中景氣熱絡時多能有單月3,000件以上的交易量,如今買氣可以用冰凍形容,甚至有些都會區整個市場一個月預售屋交易量,可能還不及以前景氣熱絡時,一個大型指標案強銷時一個月的交易量。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全台預售屋交易量連續二個月跌破單月3,000件,買氣已經不是「度小月」,而是「度鬼月」,相較股市人氣匯集,房市的預售買氣則是冷冷清清。不過市場盤久必變,開發商也會想辦法端出一些牛肉,吸引自用與股市獲利了結的買盤目光。



曾敬德表示,過去幾年短期內房市飆高,也需要時間沉澱去化,消費者認知房價不會像過去幾年上漲,不僅非自用買盤退場,自用買盤也會觀望,開發商除了期待政策能夠稍稍鬆手外,也需設法創造個案亮點,才能有機會賣得動。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財部新增兩類房屋 免納囤房稅2.0計算2025/10/18發佈
財政部今發布令釋,新增兩類房屋不計入囤房戶數計算。(記者鄭琪芳攝)

財政部今發布令釋,核定新增兩類型房屋不計入全國總持有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即不計入囤房戶數計算,可適用單一稅率課徵房屋稅,包括含依法許可設置的身障福利機構等,以及符合條件的傳教人員宿舍,自2024年7月1日生效,因房屋稅已繳納完畢,稽徵機關將陸續退稅。財政部也呼籲,持有房屋符合上述房屋者,請向房屋所在地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2025年期房屋稅適用單一稅率課徵。



財政部核定新增下列兩類型房屋不計入囤房戶數計算如下:



1.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相關法律許可設置的下列機構提供其服務對象住宿的房屋,包括: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許可設立的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依護理人員法許可設置的一般護理之家或精神護理之家;依精神衛生法許可設立的精神復健機構;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許可設立的安置及教養機構。



2.財團法人或寺廟登記的宗教團體所有,未與傳教佈道的教堂及寺廟相連或在同一範圍內,專供傳教人員住宿的房屋。



財政部表示,配合「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於2024年4月22日訂定發布「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其中第4條定明不計入囤房戶數的房屋類型計12款,例如第4款勞工宿舍、第8款長照老福房屋、第12款其他經財政部核定的房屋等。其中第12款房屋,財政部於2024年10月30日核釋,機關團體興建且無償供災區受災居民居住使用等3類房屋不計入囤房戶數,即屬此類型。



財政部說明,考量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規定許可設立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機構等,提供其服務對象住宿的房屋,其性質、住宿對象及目的使用與長照老福房屋類同,為完善安養及長期照顧服務需要,以及傳教人員宿舍與勞工宿舍性質類同,均非屬多屋未作有效使用,因此新增上述兩類房屋不計入囤房戶數。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台灣前3季推案量年減32.6%2025/10/18發佈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前3季住宅類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7969.4億元,年減3860.8億元,減幅32.6%,與去年前3季就已破兆元的順風順水情勢大相逕庭。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今年房市買氣大受央行政策、貸款限制影響,單周交易掛蛋與來客量個位數都為常態,建商自然無意進場,新案能延就延,9月初的新青安豁免房貸天條水位,與換屋族切結期延長兩利多亦無濟於事,第3季僅推出約1800億元案量,亦反映928檔期狀態堪憂。



各縣市表現上,北台灣熱區北北桃竹一致走衰,新竹地區與台北市大減超過5成,新竹地區在去年前3季有1293.2億元的推案量,今年只有約607.5億元,僅上半年在東區富宇建設1案30多億元案量就為指標,前3季中只有2案來到20多億元,其餘多為小案,與去年還有新竹帝寶系列案推上百億元,以及春福、富宇、昌益等建商的60-90億元大案,相較兩樣情相當嚴峻。

 



台北市去年前3季推案為3197.5億元,今年腰斬落至1505.1億元,不比去年有文山區的元利建設600億元量體新案大幅拉抬,還有新潤、潤隆、中工建設等數個破百億元大案,今年僅南港區、萬華區2案來到百億元,大部分未及50億元,首都的高房價特性,冷清市況下讓建商態度保守。



桃園市與新北市為2成左右的減幅,桃園市今年前3季共計推出2381.9億元案量,去年為3004.7億元,去年在大園區與龜山區共有3案均破百億元量體,今年氣勢全消,以龜山區長虹建設的80億元新案就為指標,其他案多數在50億元以下,當前投資氛圍消散,北台灣投資客大本營地帶勢必冷處理。



新北市去年前3季推出3916.9億元,今年為3170.2億元,今年倒不乏百億元案,包括林口區、三重區、新店區、新莊區、板橋區都見身影,應也在於房價高、重劃區案量大,又早已規劃而不得不推,惟推案個數少了逾1成5,全台住宅量體一哥仍然謹慎。

 





外圍縣市方面,基隆市大幅減少70%,今年前3季僅推69.8億元,去年能有232.7億元的推案量主因暖暖區愛山林建設的百億元大案強力拉抬,如今回歸基本盤則顯落差。宜蘭地區在一片低氣壓中逆勢成長26.8%,推案量為234.9億元,計有5案能破10億元已為指標,餘多小規模案,又以內需為主下,推案腳步可按照規畫時程,不比一線城市顧慮較多。



陳炳辰指出,以此態勢,第4季得推破2000億元案量才能破兆元,按照今年單月平均推案在600多億元推估,可能還是與兆元擦身而過,最近一次未破兆元紀錄為2017年,很大機率將為8年來新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好物件根本輪不到你 資深投資客揭買房「潛規則」:都被這4種人攔胡2025/10/18發佈
房市示意圖

好物件根本輪不到你 資深投資客揭買房「潛規則」:都被這4種人攔胡



「你看到的都是別人挑剩的!」這個殘酷真相正在房市瘋狂流傳。當購屋族辛苦跟著房仲四處看屋,卻不知道真正的好物件早在上市前就被神秘攔截。



【M傳媒 房產中心】「我當了三年房仲,必須說實話:頂級物件根本不會流到市場!」一位離職房仲的良心告白,在買房知識家社團投下震撼彈。這句真心話揭開房仲市場最黑暗的潛規則,你跟著房仲看的每一間房子,可能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後留下的「次级品」。



市場過濾機制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好物件在進入市場前會經過四層過濾:



第一層:親友圈:屋主最先詢問親朋好友



第二層:鄰居圈:社區住戶近水樓台先得月



第三層:熟客網:房仲的長期投資客客戶



第四層:公開市場:最後才輪到一般購屋族



「等物件上到591、樂屋網這些平台,已經是第四手了,」前房仲坦言,「真正的好貨在第一關就被攔走了。」



房仲生存法則



房仲業存在著不成文的「好貨先藏」文化:



VIP客戶優先:長期配合的投資客第一時間獲得資訊



業績壓力驅動:好賣的物件先給業績好的業務



關係網絡:與社區管理員、鄰里長建立特殊合作



「我曾經手一間完美物件,上午簽委託,下午就透過LINE群組賣掉了,根本沒上架,」房仲業務透露,「一般購屋族連知道的機會都沒有。」



問題物件包裝



流入公開市場的物件,往往需要經過「精心包裝」:



瑕疵美化:壁癌說成「小問題」、漏水說是「曾經處理過」



價格灌水:開價比實價登錄高出15-20%



話術套路:「很多人來看」、「快要成交了」



「最常見的手法就是創造稀缺感,讓你覺得不快決定就會被買走,」資深看屋族分享。



自售市場興起



隨著資訊透明化,越來越多屋主選擇自行銷售,但這也有陷阱:



價格混亂:屋主對行情認知落差大



交易風險:缺乏專業把關,糾紛頻傳



資訊不實:誇大優點,隱瞞缺點



「我遇過自售屋主隱瞞凶宅事實,直到簽約前才被鄰居告知,」一位差點上當的購屋族餘悸猶存。



聰明購屋策略



面對如此困境,專家提出具體的求生策略:



「建立人脈」:與社區管理員、在地店家打好關係



「直接敲門」:鎖定喜歡的社區,直接詢問住戶



「多元管道」:同時關注自售平台、社群社團



「培養仲介」:與誠實的房仲建立長期信任



「我現在買房都直接到目標社區布告欄貼『誠意購屋』傳單,效果更好,」一位成功購屋者分享。



一位資深房仲私下感嘆:「其實我們也很為難,好物件當然想先給熟客,這是人性。但看著這些認真的首購族,心裡真的很矛盾。」



M觀點:房仲市場的潛規則不是秘密,而是行業生存的必然結果。



與其抱怨制度不公,不如認清現實、改變策略,建立自己的資訊網絡、培養專業判斷能力、擴大搜尋管道。記住,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最好的物件不是等來的,而是主動出擊找到的。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積宅交易還火熱嗎 ? 竹北市量縮近7成最明顯2025/10/18發佈

中央喊加碼,地方卻在防弊。政府預計明年推出「自主都更」專案,由中央提供貸款擔保、協助社區自行改建,但地方坦言,問題其實卡在更前面——更新會走不下去。



新北市都市更新處副處長李擇仁指出,許多社區在成立更新會領到第一筆補助款後就停擺,成為「殭屍更新會」,既不開會也不推動。



「以前新北市成立更新會就能領30萬元,很多人領完就不動了,但依法也不能解散,只能持續輔導。」為防止資源浪費,新北市近年已調整補助結構,將第一階段款項從30萬元降至10萬元。


老屋自主更新緩慢,卡在第一階段不少更新會領到第一筆補助款後就停擺。

自主都更,推不動真正癥結



李擇仁分析,地方政府負責的是「第一階段」——更新會的成立與輔導;中央規劃的自主都更,屬於「第二階段」,即事業計畫核准後的資金融通。「問題是,第二階段必須建立在第一階段完成的前提上,但現在很多更新會成立後就停滯,根本走不到中央要接手的那一步。」



換言之,中央著眼於貸款與保證,地方卻卡在整合與推動,制度銜接失衡,成為自主都更推不動的真正癥結。



外界常誤以為地方想讓更新會退場,但李擇仁強調,真正用意是防弊非退場。「我們非常支持且鼓勵老屋更新,但是要讓資源留給真的有意願的社區。」



不具名人士表示,地方曾建議中央設立退場機制,讓長期不運作的更新會能依法解散、釋出資源,至今未採納。「有些人認為都更推動不易,應持續輔導而非解散,地方政府只能一直輔導、關心,卻無法讓案子動起來。」



實務亂象叢生,推動師也卡關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劉獻文觀察,許多更新會之所以變成「殭屍案」,關鍵在於沒人願意扛責任、也沒人信任彼此。「地主怕被建商賺走,推動師怕被懷疑拿好處;大家都想要一坪換一坪、誰都不讓誰。」



他坦言,補助調降確實杜絕部分亂象,卻也讓推動意願更低。「以前30萬元的補助,推動師還有報酬;現在只剩10萬元,根本沒人願意來推動。」



李擇仁指出,若要讓自主都更真正落地,關鍵在於補上第一與第二階段的斷層。他認為,可以尋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專業者協助卡關社區,比如各直轄市成立的住都中心或是民間建經公司協助讓更新會不再停在半途。「讓願意做事的人,有制度可以撐腰」。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殭屍更新會卡關 揭自主都更的真正癥結2025/10/18發佈

中央喊加碼,地方卻在防弊。政府預計明年推出「自主都更」專案,由中央提供貸款擔保、協助社區自行改建,但地方坦言,問題其實卡在更前面——更新會走不下去。



新北市都市更新處副處長李擇仁指出,許多社區在成立更新會領到第一筆補助款後就停擺,成為「殭屍更新會」,既不開會也不推動。



「以前新北市成立更新會就能領30萬元,很多人領完就不動了,但依法也不能解散,只能持續輔導。」為防止資源浪費,新北市近年已調整補助結構,將第一階段款項從30萬元降至10萬元。


老屋自主更新緩慢,卡在第一階段不少更新會領到第一筆補助款後就停擺。

自主都更,推不動真正癥結



李擇仁分析,地方政府負責的是「第一階段」——更新會的成立與輔導;中央規劃的自主都更,屬於「第二階段」,即事業計畫核准後的資金融通。「問題是,第二階段必須建立在第一階段完成的前提上,但現在很多更新會成立後就停滯,根本走不到中央要接手的那一步。」



換言之,中央著眼於貸款與保證,地方卻卡在整合與推動,制度銜接失衡,成為自主都更推不動的真正癥結。



外界常誤以為地方想讓更新會退場,但李擇仁強調,真正用意是防弊非退場。「我們非常支持且鼓勵老屋更新,但是要讓資源留給真的有意願的社區。」



不具名人士表示,地方曾建議中央設立退場機制,讓長期不運作的更新會能依法解散、釋出資源,至今未採納。「有些人認為都更推動不易,應持續輔導而非解散,地方政府只能一直輔導、關心,卻無法讓案子動起來。」



實務亂象叢生,推動師也卡關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劉獻文觀察,許多更新會之所以變成「殭屍案」,關鍵在於沒人願意扛責任、也沒人信任彼此。「地主怕被建商賺走,推動師怕被懷疑拿好處;大家都想要一坪換一坪、誰都不讓誰。」



他坦言,補助調降確實杜絕部分亂象,卻也讓推動意願更低。「以前30萬元的補助,推動師還有報酬;現在只剩10萬元,根本沒人願意來推動。」



李擇仁指出,若要讓自主都更真正落地,關鍵在於補上第一與第二階段的斷層。他認為,可以尋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專業者協助卡關社區,比如各直轄市成立的住都中心或是民間建經公司協助讓更新會不再停在半途。「讓願意做事的人,有制度可以撐腰」。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政策哺育的雙面刃:包租代管產業的崛起與挑戰2025/10/18發佈
房市示意圖

在房地產買賣市場持續低迷之際,一個由政策驅動的新興產業正快速崛起。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國租賃住宅服務業從2018年租賃專法上路初期的17家,至2024年第二季已達1,947家,六年間成長超過百倍。這股包租代管熱潮在北台灣尤其顯著,北北桃三都合計就有947家,佔全台近半數,這個由政策資源培育的產業,正在重塑台灣租屋市場的生態體系。



政策驅動的產業擴張



賣厝阿明觀察指出,在房市交易量萎縮的環境下,包租代管業能夠逆勢成長,關鍵在於完整的政策支持體系。根據行政院核定的中央住宅基金,112年至117年間投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的經費達149億元,其中提供業者的營運補助,包租包管為42億元,代租代管為26億元,合計68億餘元。這種規模的政策投入,吸引了傳統房仲、裝修業者、管理顧問、多屋族及投資客紛紛加入市場。



產業領導者兆基管理顧問的發展歷程正是典型範例。從16年前僅有3人的小公司,如今員工規模達600人,全台設有18處服務據點,累計管理房源超過3萬戶,穩居市場領先地位。去年更獲得宏碁集團以3.37億元入股,展現產業的發展潛力。董事長李建成坦言:「我們已經好幾年不需要主動開發業務。」透過口碑行銷與公部門合作,包括台北捷運聯開宅代管、內政部推動的「旅館轉社宅」首案等,逐步建立產業標竿。



補助模式的隱憂與挑戰



賣厝阿明表示,這種由政府補助驅動的成長模式已出現結構性問題。這個產業幾乎完全依賴政府補助存在。一旦補助減少或中止,部分業者可能缺乏持續經營的誘因,導致市場面臨萎縮風險。



更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執行成效的落差。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4年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有效契約數達8萬多戶,其中一般戶佔比57.2%,經濟或社會弱勢戶僅佔42.8%。這顯示政策資源多集中於一般戶,而非原本應該優先保障的弱勢族群,影響社會資源配置的公平性。



產業龍頭李建成甚至直言:「我們是最希望政策補助退場的業者。」他解釋,補貼政策實施後,參與業者快速增加,但服務品質參差不齊,租賃糾紛頻傳,讓專業經營者面臨更大挑戰。



社區管理的潛在衝擊



業者的營運模式也開始對社區管理產生影響。部分業者在追求營運效率下,可能傾向加快出租週轉率,相對忽略對租客品質的嚴格篩選。一旦引入配合度低的租客,特別是透過租期切割方式進行短租營運,由於承租人非所有權人,對社區規約的遵循度往往較低,容易導致社區管理困境。



雖然《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第17條明確鼓勵長租模式,但實務上包租代管業者仍可能透過「租期切割」等方式引入短期租客,對社區治理造成負面影響。如何有效規範業者行為,避免社區管理品質在追求利潤過程中被犧牲,成為政策與管理機制必須正視的課題。



產業轉型的創新路徑



面對這些挑戰,領先業者已開始推動轉型升級。兆基從2014年起推動「業務和管理分離」制度,業務人員專責媒合,簽約必須到服務據點完成,全程錄音錄影,出租期間的客服統一由總部處理。這種模式除了防範業務員可能的不當行為,也有助於服務品質的標準化。



產業整合也持續深化。宏碁集團策略長郭劍成說明投資兆基的考量:「兆基是唯一橫跨全國的業者,未來宏碁子公司如宏碁智新的淨水器、空氣清淨機,以及宏碁智通的停車管理系統,就能創造更多應用場景。」這種上下游整合的模式,為產業發展開啟新的可能性。



賣厝阿明建議,政府應透過獎勵機制引導業者進行水平整合,如與社福機構、長照單位、在地非營利組織等合作,促進資源共享、降低營運成本。同時鼓勵垂直整合發展,將住宅開發、興建、租賃、管理維護等環節納入整合服務體系,延伸服務價值鏈。



未來發展的關鍵契機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包租代管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兆基董事長李建成觀察,受託管理的房東平均年齡為65歲。「這些高資產族群年紀漸長,子女多在國外或工作繁忙,需要專業管理服務。」對照日本市場,出租房源有七成由專業機構管理,台灣目前比例僅約15%,顯示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產業的數位轉型也在加速推進。業者開發的專業管理系統,提供房東房客租約管理、業者物件維護及各項補助申請服務,透過科技提升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



【M觀點】

台灣包租代管產業已從初期的量能擴張,逐步進入品質提升的關鍵階段。面對租屋市場的房源品質參差、居住安全等課題,政府應更積極推動租屋市場資訊透明化,強化對弱勢族群的居住協助,提升租賃市場的自主運作能力。隨著社宅供給持續增加,這個與政策緊密連結的產業正站在轉折點,未來能否在補助逐步退場後持續茁壯,將取決於業者能否建立真正的市場競爭力,為房東與房客創造永續價值。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AI熱潮牽動房市輿情 投資資金轉向股市觀望2025/10/18發佈

在上半年整體房市交易降溫的背景下,市場討論的熱點轉向科技與投資話題。根據最新的「台灣房地產網路聲量」觀察資料顯示,雖然社群與論壇的房地產總聲量下降,但「AI」、「輝達(NVIDIA)」與「半導體」等關鍵字反而竄升。在政策普遍壓抑的討論外,科技題材成為房地產利多火種。


註:排除掉無意義雜訊後挑選出當期詞頻數前20之字詞。上升與下降之標記,僅於詞頻分數及排名指標同步呈現正向或負向變動時方予註記。而星號則用以識別於本期首次進入觀測範疇之新興詞彙。表格/意藍資訊

科技題材發酵 AI與半導體帶動討論熱度



過去房市輿情中,「台積電」與「科學園區」長年穩居高位。今年因輝達總部選址議題掀起熱議,相關AI半導體話題迅速擴散,成為帶動地方房價與市場信心的重要因素。



不過,在熱度高漲的同時,也出現了反向聲量。部分網友質疑,這類科技題材推升區域房價的速度過快,導致實質購買力與價格脫節。輿情意見的分歧,反映出投資心態逐漸趨於保守。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投資型買方暫時退場 資金轉進股市



隨著央行限貸政策持續實施,投資性購屋的動能明顯減弱。社群討論顯示,不少原本以房地產為理財工具的族群,轉而投向股市或ETF市場。



今年AI與虛擬貨幣等題材的發酵,使股市獲利機會增加,也使部分投資型買方改變資金配置策略及理財工具。業界分析,短期內股市的流動性優勢明顯,但未來仍須觀察當投資者在股市獲利了結後,是否會重新回流房市。



生成式AI影響房產業鏈 從行銷到風險預測



生成式AI的普及,正悄然改變房地產業的運作方式。AI技術能自動學習龐大資料,生成分析報告、建議,以及行銷話術等,對建商與代銷的策略布局產生潛在影響。



過去AI主要應用於銷售工具的輔助,如框選精準的行銷推播客群與創造更好的線上賞屋體驗。如今已延伸至實價登錄分析、都市更新評估與建築工程風險預測等領域。



下半年市場展望:觀望氣氛持續



房市輿情一向是反映市場動向的先行指標。觀察目前網路討論趨勢,下半年房市仍將維持緩降。影響後勢的關鍵包括:政策鬆緊、國內經濟成長力道、價格預期落差與國際金融局勢等。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Q3新案議價率微升 但案場來人持續下探2025/10/18發佈

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第3季六都、新竹總銷金額達4,938億元,季減12%、年減26%,全面呈現量縮;進場個案數351件、戶數2.5萬戶,雙雙較上季及去年同期衰退。價格方面,開價及成交單價分別為60萬、56萬元,較前季收斂。值得一提,本季全台平均議價率走揚,較前季小幅增加至7.2%,惟案場來人持續下探,顯見建商姿態雖有所放軟,但短期內消費者明顯不買單。



數字科技旗下591新建案分析,本季延續上半年低迷走勢,亮點並不多,即便新案房價漲勢趨緩,且又有新青安房貸鬆綁、央行延長換屋期限等利多,仍難擋房市不景氣,現階段除非建商端出的牛肉具有誠意,否則買方幾乎都是「看熱鬧」居多,實際出手仍是少數,預期第四季市場將維持盤整格局,建商推案將更趨保守。



台北市本季僅28案進場、總銷802億元,其中總銷金額較去年衰退5成,隨著供給持續收斂,本次案場來人卻逆勢回溫,相較前季16組一口氣回升至20組左右。新北市總銷金額雖然創下近一年新低,但在龐大剛性買盤支撐下,建商信心依舊堅挺,開價及成交價牢牢鎖定在6、7字頭高點。桃園市本季戶數及總銷雙雙季減3至4成,且買方觀望,案場來人首度跌落個位數至9組,創下有統計以來新低。



台中市動能持續震盪,且平均來人徘徊在個位數低點,本季僅有7組,較去年動輒雙位數的水準明顯有落差。房價方面,南屯、西屯及北屯區等精華區塊,即便買方寥寥可數,但憑藉小宅及地段支撐下,開價仍能衝破8字頭,帶動整體開價及成交價再創新高。



南部方面,台南成為本季最大驚奇,即便個案數未能成長,在重劃區大案挹注下,總銷突破850億創歷史新高,仍較前季和去年同期成長2倍之多,開價和成交價更年漲逾1成,在一片低潮中顯得尤為搶眼。反觀高雄市,去年適逢指標案登場拉高基期,本季個案、戶數及總銷金額年減皆超過4成,供給可說提早入冬。



591表示,即便利多釋放,但在缺乏重大議題鼓舞下,買方依舊不願貿然進場,因此當前市場將繼續呈現「低供給、低成交、低關注」的冷狀態。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13最後頁
共16343筆/共1635頁
聯絡資訊
公司圖片
地址:高雄市岡山區岡山路51號
電話:0910-981-620
0910-981-620客服電話
傳真:0910-981-620
網站QR Code
http://www.岡山房屋土地買賣.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岡山房屋土地買賣.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26,911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岡山房子,岡山房子買賣,高雄岡山房子-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